云南-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医疗采购意向1036万
- 2025-10-25
项目名称: 云南-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医疗采购意向1036万
招标公司: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人民医院
项目地区:云南 大理
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人民医院
序号 采购项目名称 采购需求概况 是否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 预算金额(万元) 预计采购时间 备注
1 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县域医共体建设项目 巍山县县域医共体建设项目设备采购120台/套,其中包含检验中心、影像中心、心电中心、消毒供应中心等合计120台/套. 否 1036 2025年11月 无
具体采购项目情况以相关采购公告和采购文件为准。
2025年10月25日
县域医共体建设:赋能基层医疗机构,重塑县域医疗服务新格局
县域医共体以县级医院为龙头、乡镇卫生院为枢纽、村卫生室为基础,通过资源整合与流程优化,为县域内医疗机构搭建起协同发展的平台,从根本上破解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薄弱、资源分布不均的难题,推动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实现从“分散作战”到“集团化发展”的转型。
1. 县域医共体建设首要目标是提升县级医院的核心诊疗能力。通过整合县域内优质医疗资源,推动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建设,完善重症监护、微创手术、影像诊断等关键技术科室配置,使其具备解决县域内常见病、多发病及部分疑难重症的能力,逐步减少患者外流,让县域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诊疗服务,同时也为基层医疗机构树立了技术标杆。
2. 乡镇卫生院作为医共体的枢纽,在建设中实现服务能力的“跨越式提升”。医共体通过县级医院专家定期坐诊、远程会诊指导、业务培训等方式,帮助乡镇卫生院补齐内科、外科、妇科等基础科室短板,规范常见病诊疗流程,推广适宜技术应用。原本只能处理简单病症的乡镇卫生院,逐步具备开展一级手术、慢性病规范管理等服务的能力,成为连接县级医院与村卫生室的重要桥梁。
3. 村卫生室作为医疗服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在医共体体系中实现标准化、规范化发展。医共体统一为村卫生室配备基础医疗设备,制定常见病诊疗规范和药品使用目录,组织县级、乡镇级医务人员定期对村医开展培训,提升其疾病识别、健康监测和转诊衔接能力,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规范的常见病诊治、慢性病随访、健康宣教等服务,筑牢基层医疗防线。
4. 县域医共体通过建立统一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,全面提升各级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。医共体成立医疗质量控制中心,制定覆盖诊疗、护理、检验、影像等全流程的质量标准,定期开展质量督查与考核,推动县级医院、乡镇卫生院、村卫生室按照统一标准开展医疗服务,减少因机构差异导致的诊疗水平不均衡问题,保障县域居民获得安全、同质的医疗服务。
5. 资源共享机制是县域医共体提升医疗机构效率的关键举措。医共体整合县域内的医学检验、医学影像、病理诊断等资源,建立区域检验中心、影像中心、病理中心,实现“基层采样、中心检测、结果互认”。这一模式不仅避免了各级医疗机构重复购置大型设备,降低了运营成本,还让乡镇卫生院、村卫生室能够依托中心资源开展精准检测,提升诊断准确性。
6. 人才流动与培养体系为医疗机构注入持续发展动力。医共体建立县级医院医务人员下沉、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进修的双向流动机制,明确下沉人员的服务时间与任务,同时为基层医务人员制定系统化培训计划,通过理论授课、临床带教、技能考核等方式,提升其专业素养。随着人才能力的提升,各级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形成“水涨船高”的良性循环。
7. 信息化建设为县域医共体医疗机构搭建起高效协同的“数字桥梁”。医共体统一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,实现电子健康档案、电子病历、检验检查结果在县级医院、乡镇卫生院、村卫生室之间的互联互通。医务人员通过平台可实时查阅患者过往诊疗记录,避免重复检查,优化诊疗流程;患者转诊时信息无缝对接,减少中间环节,提升就医效率。
8. 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医疗机构从“以治病为中心”向“以健康为中心”转型。各级医疗机构在医共体统筹下,形成覆盖预防、诊疗、康复、健康管理的全链条服务体系:村卫生室负责居民健康监测与慢性病随访,乡镇卫生院开展常见病诊疗与康复服务,县级医院承担疑难重症救治,三者协同推进家庭医生签约、健康体检、疾病筛查等工作,让医疗机构成为守护县域居民健康的“共同体”。